首页

M女王首页M女王艾彩原创

时间:2025-05-23 04:04:36 作者:杭州低空经济“绽放”活力 飞行教练王家晨:我是"空中造梦师" 浏览量:80095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发布《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引发关注。公示称,根据教育部关于本科专业调整和撤销的要求,该校梳理并征求相关院系意见,拟将英语、传播学、考古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向教育部申请撤销备案。

  中科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之前很多专业已经处于事实停招的状态,现在进行一个程序化的操作,是学科优化设置的需要。资料显示,中科大英语和传播学专业已经停止招生数年,处于事实停摆状态。

  高校专业的优化是未来重要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和观念的变化、产业的调整,不同专业和学科必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固然要坚持象牙塔对学术的追求,体现不功利的一面,但也不可一成不变,理应顺应社会需求和趋势进行调整优化。

  教育部等五部门于今年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今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也就是说,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十年来撤销和停招的专业点近万个。这些动态调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因应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

  过去这些年里,一些高校多少走入了专业设置的误区,基于提高学校排名等出发点,片面贪大求全。比如理工科高校为了变身“综合性大学”而扩充文科类专业,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一些专业“热”起来了,就有众多高校一拥而上,不管师资力量如何,强行上马……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高校生态。每个专业的设置都不是一纸文件的事情,它多少会牺牲学校原有专业的教学质量,涉及师资调配、教学设施完善等,是一个连锁反应。它还破坏了理性的评价体系。众所周知,看专业比看学校更重要,即使强如清华北大,也并非所有专业都处于顶尖地位。许多听起来不太知名的高校,反而会在某个专业上拔尖,有极高的业内认可度。这种排名不但是高校水平的印证,也关乎日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量。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就业竞争激烈的状态下,高校的贪大求全,不但会造成自身的“虚胖”,还会耽误学生的就业前途。

  对高校专业进行优化,首先要让高校自身观念适应时代发展与客观规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一流大学并非只有一个面相,而是始终呈现多样化状态,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行业性大学,还有小而精的院校。

  以德国为例,德国大学在世界上各种大学排名中都不算出彩,与GDP总量世界第四和传统工业强国的地位不符。排名不高的原因是德国综合性院校不多,而且德国高校一般重教学多于重科研,而科研往往是评定大学排名的重要参考。但在实际上,德国高校往往会在某个专业上出类拔萃,比如耶拿大学的光学专业就负有盛名。它所在的耶拿市尽管只是人口十余万的小城,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光都”,德国出口的光学产品有40%出自这里,大名鼎鼎的卡尔·蔡司就在这里诞生。它们所依托的都是耶拿大学光学专业这一强大后盾。

  从不断进行的国内高校专业调整可以看出,被撤销专业往往是盲目扩张、突击增加的产物,它们或许曾经满足过高校的“升级”,但因为忽视市场需求、缺乏足够实力,最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调整与优化,面对的是变化更快的社会与产业形势,因此也要避免刻意追求时下热门专业,更不能一味贪大求全。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叶克飞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启动水利防汛IV级应急响应

与会代表围绕“碳中和的可持续治理路径”、 “可持续的绿色经贸转型”、 “ESG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主题做了二十余场发言并展开热烈讨论,共同助力全球可持续治理。(完)

青海省西宁市委原副书记、市长孔令栋被"双开"

据介绍,小江社区“巧手妈妈”手工编织队以“知行家”为平台,以就业培训技能为延伸,通过订单销售模式将手工编织作品销往赣州市,为居家妇女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出路。同时,通过“社区+知行家+培训+妇女+订单”的经营模式,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

上海专家6小时手术归正7年错“胃” 老人吃饭不再是奢望

本次活动以“祖国颂·两岸情”为主题,由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等主办,两幅百米长卷由两岸暨港澳百余位书画名家历时百余天完成,在整个创作中把握了政治性,专业性,整体性和实效性,在当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贵州省安顺市委常委、西秀区委书记汤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截至9月27日收盘,顺丰控股报40.7元/股,涨0.74%;圆通速递报15.05元,涨2.1%;申通快递报10.25元,涨0.69%;韵达股份报9.73元,涨0.72%。

2024中国时尚知识产权大会聚焦时尚商标品牌保护 共筑行业发展基石

相关资讯
两岸妈祖宫庙保护非遗“妈祖信俗” 增进两岸民间往来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处长喻海松在会上表示,对于盗伐林木、滥伐林木的对象系“风倒、火烧、水毁或者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原因死亡或者严重毁损的”林木,是否构成犯罪,如何追究责任,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同认识。为统一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解释》坚持问题导向,对所涉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明确对盗伐此类林木的,在决定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裁量刑罚时,应当从严把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对滥伐此类林木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从宽处理。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保相关案件处理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对盗伐、滥伐风倒、火烧、水毁或者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原因死亡或者严重毁损的林木的,不能与盗伐、滥伐正常生长的林木“一视同仁”,而应实事求是、体现区别对待,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严格控制,必要时可予以行政处理。(谢龙飞)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